查看原文
其他

同样是大学四年,快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过

广东学联 2022-05-06


有那么一群人

他们在无数的日日夜夜

挑战着连自己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

坚持到无能为力

奋斗到感动自己

取得成绩的背后

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努力


今天

请跟随学联君的脚步

去认识一些“攀登计划”

成绩斐然的“科研大咖”

看看他们奋斗的身影吧~



 // 华南农业大学 曾华盛 // 


2015年11月20日,曾华盛带领的团队与全国318所高校的783件作品进行激烈角逐,作品《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研究——基于8市22个行政村的实地调研》荣获第十四届“挑战杯”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曾华盛带领的团队获全国“挑战杯”特等奖


呈现一个好作品,要长期追踪,曾华盛带领的团队累计时间超过两年,走访了8市11乡镇22个村115个农户,完成了上百份访谈问卷。


经过长达近两年的赛期,从院赛到国赛,团队取得大量优秀的战绩。2015年11月,“挑战杯”竞赛期间,团中央书记处傅振邦书记对团队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勉励团队继续深入开展研究。


曾华盛向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介绍团队项目


在预调研期间,曾华盛团队实践发现:相对于问卷调查,农民更加喜欢面对面相互交流,彼此之间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才会敞开心扉地倾诉经过反复讨论和思考之后,他们决定采用访谈的方式来了解当地土地流转的真实情况。


调研先做好设计,设身处地去感知。曾华盛团队的采访对象,从一开始村干部、农民不配合,到逐渐深入调查群体,了解到自己从未预料到的情况,都得益于采用了访谈的调研方法。


团队访谈广州从化区大沊村农户


一次比赛,一个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一份友情,一位影响自己一生的导师,曾华盛收获到的远不止这些。正如“挑战杯”和“攀登计划”培养大学生的目的一样,曾华盛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定位,学到的是一种扎实、规范的做科研态度。


 // 广州大学 王浩兵 // 


2016年11月,王浩兵带领的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项目 “创青春”大赛金奖。他所参打造的“五六点教育”是一家教育科技类,商业服务型的初创公司。其专注于通过互联网智能技术平台为连锁教育市场提供从线上到线下、教育与运营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切入细分小学生课后托管市场,打造全国唯一由大学提供师资保障的托管机构。


第四次创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第一次创业,王浩兵带领团队创建大学生与中学生的交流平台,并前往多个中学做演讲。三年时间组织了一百多场活动,获得中学生的高度认可。不仅赚取团队第一桶金,而且培养了团队战斗力。

 

第一次创业时在中学做演讲


第二次创业和第三次创业,分别尝试建设校园社交软件和家教平台。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团队并没有因此分散,依旧坚持往下走,极大地提高了团队凝聚力。

 

2014年,通过调研,团队萌生了创办现代化托管机构的想法。在获得“攀登计划”立项并顺利结项后,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五六点教育”孵化而出。


2016 年 11 月,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项目 “创青春”大赛金奖后一年,与母校教师培训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五六点成为全国唯一由大学提供师资保障的托管机构。


2018 年 10 月,荣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


2018 年 6 月,完成 A 轮融资,获得深圳优学天下千万级别的投资。


2019 年 4 月 18 日,完成 B 轮融资。


截止到目前,五六点教育在全国的运营分校共有 158 家。



源于不同寻常的经营举措,将数字技术嵌入教育与经营,通过抓取个体学习特征数据,与优质的教学数据库实现对接,再辅以线下连锁运营体系,团队一站式解决小学生放学后的“3点半”托管兼教育难题。


经过大学四年的发展和两年模式的探索,团队树立了自信,并下定决心在创新创业这条路上更好地走下去,以一颗平常心,踏实勤奋,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莫浩明 // 


凭借自身对科技前沿的敏锐嗅觉,在学生时代便创办了MCU研发部,项目经验十足。为学生团队争取来自广东省各高校专家教授的指导,而且从自身的项目经验出发,亲授学生们许多方面的建议,助力学生的“挑战杯”和“攀登计划”申报


在莫浩明的带领下,学生团队在2018年“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今年“攀登计划”重点项目成功申报5年来,团队已经申报过攀登计划项目达13项,成员获得国家奖学金10人次,励志奖学金10人次,团队成员成立科技类企业4间。


学生时期的莫浩明


2013年,莫浩明还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和大多数大学生一样,莫浩明参加了许多科研项目,攀登计划、挑战杯等都是他所熟悉的项目。在外界看来,莫浩明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科研大佬”。但他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当年‘攀登计划’的钱还没到账,赛事举办方又催着结题,‘挑战杯’又马上要终审决赛,我实在没办法了,只能把全部生活费丢进去做项目,然后打杂工、做20块钱两小时的家教养活自己。

 

两小时20块钱,这是多少人不愿接受的薪酬,但对于那时的莫浩明来说却是救命稻草。尽管条件艰辛,但对科技创新的热情让他坚持了下来。


参观比赛时的莫浩明


而作为团队负责人的他,经常冒出一些新颖的构思,带领着师弟师妹们一起钻研。“以老带新”的担当与传承,是莫浩明一直在做的。但背后不为人知的辛苦和劳累,他常常一个人扛着。

 

“团队的参赛作品都相对多,大家都是学生也没什么钱,我是团队总负责人,所以只能我来啃。”


2015年,莫浩明带领团队参加“攀登计划”


2017年,莫浩明成为了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的一名团委老师。学生时代艰辛的科研经历,让莫浩明深感学生科研的难处。如今,知识、经验充足的他,开动马力引导同学们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创造!。


回顾前路,莫浩明老师科研之路的艰辛和汗水都化成了“励志”二字。从学生时代的带领团队研究项目,到如今的帮助学生科研项目,他用汗水筑科研之路,用热情传承科研之梦,点亮自己,照亮他人。


奖项只是对成果的认可,但是我们对奖项不要太功利。莫浩明和我们说,在准备挑战杯的时候就不是冲校内一等奖去的,而是想与外校的其他优秀团队做一个交流,尝试将自己的作品与之对比。正如那句“多出去走走”



攀登计划中

他们潜心调研,在实践中找寻科学真相

他们有过跌倒却永不服输

他们担起重任,“以老带新”传承挑战精神


新时代的新青年

定当攀登不止,创新不息

青春才刚刚开始

青们,别让才华埋没时光中

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绽放吧!



戳推送回顾了解“攀登计划”,行动起来吧!


学而思之,学以致用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以奋发向上的新时代青年风貌

勇于创新,挑战攀登

南粤青年们!

快行动起来挑战自我吧!




每天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争当时代弄潮儿

//每日一学习//

天天约定你


编辑:蒋德妙、李佳莹、陈欣彤、杜嘉俊

制图:李佳莹、陈欣彤

初审:谭蔼楠、卜润兰

复审:辛琦

终审:廖庆春


好文推荐丨点击可跳转原文

① | 21个地市,152所高校,都在做同一件事情!

② | 5G时代来临,你期待吗?

① | 大学到底要不要考研?听说今年的考研大军里倒下了200万人......

② | 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真叫人百感交集! 

③ | 妈,我是顺产吗?你是泼妇产...

④ | 4月丨广东高校团学系统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